新冠肺炎疫情,對教育培訓機構既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機遇。

據愛學習聯合騰躍校長發布的行業報告,此次疫情期間,全國超過八成的教育機構經營受到嚴重影響,六成機構預計上半年凈營收將遭遇滑鐵盧式的下跌,跌幅將超過50%。

轉型線上,成為培訓機構可見的短期自救道路,此前在線上教育上有所布局的企業,在此次疫情來臨之際,擁有了一定的減壓壁壘。Questmobile數據顯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學習APP行業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后的1.27億,上漲46%,其中,基礎教育的日活量增加了2381萬。

相應的A股在線教育上市公司,已然吸引了大量資金的追捧。從2月4日至今,A股在線教育板塊累計上漲幅度達到24.69%,成交金額已破8000億元,多只概念股在此期間出現連續漲停,并創下股價新高。

雖然疫情期間日活用戶大增,但從相關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看,對業績的影響并不大。疫情結束后,在線教育平臺活躍用戶數能否保持,對收入的轉化率有多高,則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在線教育的一次大演練

“事實上,我們在2月8日寒假課第二期開課前,就已感覺到在線教育需求即將迎來增長,于是整個春節期間,集團總裁提前結束假期回京,在線教育板塊CTO緊急留京以對技術環境進行調試,教師團隊連夜備課,在春節期間推出專題課。”立思辰(300010.SZ)副總裁、豆神大語文總裁趙伯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立思辰以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營核心,教育服務、產品及管理解決方案為其核心產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這家公司于2018年逐步分拆教育培訓之外的業務,以全資子公司豆神大語文為平臺,圍繞“大語文”內容升級產品。

其中,諸葛學堂為其線上網校,在線教育占豆神大語文總營收不到10%。

即使在春節前已有所反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井噴式的在線教育需求,依舊超過了立思辰的想象。

豆神大語文CTO閆鵬對界面新聞記者打了個比方:“此次疫情,讓全行業面臨了一次‘強制版本升級’,就像陸地上的部隊,突然全部被丟到海里打仗,那技術如何保證?就是快速做出船來,讓業務有一個平臺可以施展。”

1月27日,教育部通知要求春季學期延遲開學,線下教學機構暫停線下業務。但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平臺,成為無數學生們完成課業的重要途徑。

2月12日,超過十萬名學員涌入直播平臺,開發還不到半個月的立思辰在線直播服務迎來大考,服務器緊急擴容10倍還在頻頻報警。“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先放棄成本考慮,不斷地加臨時機器,以穩定直播服務。”趙伯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次老師的即興歌唱,在帶來聊天區百萬級對話的同時,也令立思辰教育直播系統遭遇了一場“DDoS攻擊”——直播端電腦直接死機,可見系統已處于高壓狀態。

3月1日,立思辰迎來春季課的線上直播,措手不及的情況已然得到緩解。 此次疫情期間,諸葛學堂在線教育累計播放量超過14億次,共有1300萬粉絲用戶,網絡獲贊量已達到3400萬。

立思辰,只是教育培訓公司在此次疫情中的一個縮影。

在教育部等部委發文要求“停課不停學”政策后,新東方、學而思、作業幫在內的超過20家在線教育企業向學生提供免費或低價課程。A股上市公司中,同樣有多家公司參與了此次疫情線上教育。

多家A股公司推出相關服務

A股市場中,在線教育板塊下共囊括了64家公司,根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共有7家公司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司在線教育業務向投資者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立思辰方面,此輪疫情期間,公司迎來了多輪機構調研,僅2月23日,公司就迎來了超過190名機構調研。

除在疫情爆發后第一時間將全國線下課程轉為線上外,立思辰旗下豆神大語文針對武漢醫護人員子女免費開放春季所有課程,并提供專屬全天作業輔導;旗下雙師小課向全網推出語文與數學“部編版教材同步學”免費直播課程;旗下敏特教育為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全學段的英語學習課程等。

此前,立思辰主要營收重點區域為北京,占比超過八成。武漢地區是公司全國進駐重點城市的三十分之一,同時是豆神大語文八大戰區之一,作為全國排名第三的培訓行業戰略要地,武漢地區為立思辰華中大區的重要陣地。

豆神大語文武漢校區負責人趙宇鵬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豆神大語文武漢地區的情況來看,該地區的學生家長反應與其他地區并沒有差異化體現,心態上比較平穩。針對醫護人員的子女,豆神大語文提供專屬全天作業輔導。”

除此而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間,針對線上教育進行相應調整。

方直科技(300235.SZ)在此次疫情期間,免費向湖北小學生開放小學生智能學習平臺“同步學”(多學科)所有付費模塊,公司方面表示,疫情結束后,上述公司所提供部分服務及資源將繼續免費提供給師生使用。

鴻合科技(002955.SZ)表示,自2月3日至本次疫情結束,面向全國學校和教師推出免費的“鴻合直播互動課堂”、與釘釘聯合推出“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解決方案”,提供嵌入于釘釘平臺中的應用軟件“愛學班班”等軟件。

拓維信息(002261.SZ)在線學習中心聯合華為云WeLink,為全國區域教育主管部門及中小學校提供本地化線上教學服務,截至目前,該學習中心注冊用戶數達580萬用戶,每日訪問量達1500萬人次。

科大訊飛(002230.SZ)在線教育核心產品為針對C端個性化學習產品——智慧課堂,以及訊飛教育,在運營過程中,收費校續約率保持在98%以上。

此外,因股票在2月份迎來大漲,南方傳媒(601900.SH)澄清,公司開發的配套教育資源無視頻、音頻的實時交互功能、無教師直播授課功能。全通教育(300359.SZ)澄清,公司整合工具產品為學習、教師提供解決方案,目前尚處于與學校等部分客戶溝通方案及需求的階段。

股價炒作與業績反差

此次疫情對經營業績的影響,立思辰、鴻合科技、方直科技均表示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屬于公益性質,未形成收益,對公司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有教育行業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新增注冊學員數量肯定是大幅增長,但由于目前多家教育平臺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對相應公司一季度業績影響不會有多大,且疫情結束后,這部分新增用戶能否繼續付費使用平臺,現在都不好說。”

但這并不能阻止資本的涌入,多家教育公司在此期間創下股價新高。

2月4日以來,立思辰累計上漲幅度44.66%,成交金額247.74億元,2月26日,立思辰股價最高達22.80元/股,創近三年多股價新高。并在2月6日、2月25日登陸龍虎榜。以2月6日數據為例,當日立思辰成交金額達到26.81億元,其中,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1.54億元、兩家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買入超4100萬元。

鴻合科技自2月4日至記者發稿,累計上漲幅度達36.10%,在2月12日創下83.60元/股新高,在此期間,8次登陸深交所龍虎榜,以2月11日數據為例,當日鴻合科技成交金額11.99億元,其中,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買入超7900萬元。

方直科技2月3日至2月10日連續拉出6個漲停板,并在2月28日創下股價近四年新高。在27個交易日內,16次登陸深交所盤后龍虎榜。在這樣的背景下,深交所多次下發關注函,多家公司期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以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

鴻合科技表示,在此次疫情期間,公司在教育領域和商業領域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屬于公益性質,未形成收益,對公司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方直科技表示,此次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立思辰表示,由于本次疫情的特殊性,線下恢復上課的時間將根據各城市疫情發展及國家教育部門的通知另行安排,存在不確定性,線下課程轉線上,增加線上課程的學員數量,同時促進線上系統的升級,維護等成本的投入……

教育培訓機構的危與機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學習APP行業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后的1.27億,上漲46%,其中,基礎教育的日活量增加了2381萬。

國信證券研究數據顯示,國內在線教育市場2018年達1432億元,預計2023年線上教育收入規模將達到6963億元。

另一方面,此次疫情期間,全國超過八成的教育機構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根據愛學習聯合騰躍校長發布的行業報告,六成機構預計上半年凈營收將遭遇滑鐵盧式的下跌,跌幅將超過50%。

前述教育行業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疫情以后,三成左右的中小培訓機構將面臨破產或被大企業收購的命運。”

2019年,已有超過一萬家課外培訓機構宣布倒閉,此次疫情來襲,在學校開學時間未定,校外培訓機構仍然無法確定正式復課時間的背景下,中小培訓機構資金壓力巨大可想而知。

3月11日,在線少兒英語機構DaDa多部門裁員。

2月6日,此前在新三板掛牌的教育機構兄弟連宣布倒閉,創始人公開信中表示,因現金流問題,北京小區停止招生,員工宣布解散。當前全國正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線下培訓機構。

那么,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式是否會成為未來教育培訓行業的主流方向?對此,業內諸多人士的觀點是:未來,線上和線下,依舊會共存。

趙伯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疫情,會深刻改變中國教育模式的進程,線下教育會一直存在,線上模式也會成為新常態,疫情過去后,線下面授課將會迎來一波強勢增長。”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認為,此次疫情對于教育巨頭而言是危機關口,教育領域將出現大的在線教育類公司,其預計將出現5-6家在線教育大機構。

“對教育類公司而言,主要看業務布局,原本就有線上網課的,就相對有壁壘和減壓閥,若沒有,就是非常大的打擊,尤其是區域性的中小型教育機構,頭部機構大量吸入在線教育的流量,中小機構生存維艱。未來也將會呈現頭部割據,區域分散的局面,只是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加速了廝殺的進度。”趙伯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多位受訪對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線上教育完全替代線下,應該是不太可能的,難度非常大。”

前述教育行業分析師則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線下課程轉為線上方式的確增加了在線教育的注冊用戶,帶來相關公司的線上教育系統升級,但新增注冊用戶轉化率能否在疫情結束后落地,這依然需要時間。